本文尝试着给大伙做一个简答,不谈什么深奥的道理,只不过帮助大伙有个基本的定义。
第一部分:什么是外包为何要外包 ?
外包,英文是outsourcing,指的是公司把部分服务或生产工作交给另一方去完成,这一方可以是另一家公司,也可以是在公司内部。外包是一种减少企业本钱的策略。比如美国戴尔公司把部分电脑组件的生产外包给另一家企业。
伴随全球化的进步,很多公司把外包的目光投向国外,于是就出现了离岸外包(offshoring或者offshore outsourcing)。离岸外包渐渐地以业务步骤外包(business process outsourcing, BPO)的形式出现,公司将某个业务步骤整个地外包给国外的某个服务提供企业或者公司在国外的子公司。
比如,呼叫中心(call center)就是一种业务步骤外包的形式。所谓呼叫中心,就是指公司接听顾客电话,接收客户电邮、传真、信函的办公室。这种顾客服务可以外包给另外一家企业。比如QUICK财务管理系统公司把顾客服务工作交给一家印度企业来完成,以求减少本钱。
后勤办公室(back office)顾名思义,就是为公司平时运作提供后勤服务的部门,一般是指信息技术、会计、人力资源等部门。这类后勤服务的外包就被叫做back office outsourcing。
大卫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讲解了为何要进行外包。现代意义上的外包(更准确的说是BPO)的实质是购买具备比较优势的地方所提供的服务,以此减少企业的本钱,并最后使买家受益。使用WTO的术语,BPO是服务贸易中的模式一(mode 1)外贸出货。也就是说,外包承接方通过为发包方或发包方的顾客提供远程服务,同意发包方的支付。
外包的益处除去减少企业本钱以外,还可以发挥规模经济的效益、帮助拥有高素质劳动力且劳动力本钱低的那些国家发挥我们的优势。
第二部分:印度服务业外包成功的诀窍是什么?
在海量同意服务业外包的国家当中,印度获得了非常大的成功,被誉为世界ITES-BPO之都。2002-03年印度ITES-BPO的收入高达25亿USD,在2003-04年度,这一数字达到了36亿USD,预计今年,能达到51亿USD。
度外包为何会获得迅速的进步,印度的一家名为IBEF(India Brand Equity1 Foundation)的研究机构进行了有关的国别比较:
.印度菲律宾中国爱尔兰优势庞大的常识分子队伍,拥有好的专业化技能、多所名校、本钱低、政府政策支持、大城市中有靠谱的基础设施、时差有利、有ITES-BPO服务专长、拥有水平标准体系、生产力水平高人力流失率低、政府支持、知道美国市场、较大的说英语人群、配备适合的基础设施、IT业技能、小型技术人才集中人力本钱低于印度,房产、能源本钱低BPO范围的先行者、好的品牌形象、政府政策支持、基础设施优良、有ITES-BPO服务专长、水平标准高劣势人力流失率高、大城市以外基础设施差本钱高于印度、服务水平不及印度说英语的人少、没从事BPO的能力缺少广大的专业人士、人力本钱高于印度
从这份国别比较中可以看出,印度拥有成功承接外包所必需的几个要点:本钱低、庞大的说英语的专业人才队伍、好的基础设施、政府的支持。
第三部分:外包对中国意味着什么?中国承接外包的前景怎么样?
现代意义上的外包对中国而言是个新鲜事物,现在在中国还未真的起步。但它对中国经济的进步有非常大的意义。
1、 近年来,全球跨国直接投资呈现新未来发展趋势。以服务业外包和高科技、高附加值的高档制造及研发环节转移为主要特点的新一轮全球产业结构调整正在兴起。假如中国能把握住这个要紧机会,或有助于促进中国经济结构和经济增长方法的调整,加速产业升级,对于中国达成跨越式进步非常重要。
2、 在吸收外资方面,承接外包可以在一定量上降低外资飞走现象。换句话说,外包将更紧密地联结外包的双方。由于外包,尤其是BPO,意味着将某个完整的业务步骤外包给他们。这就需要外包双方有更多的信息交流、更紧密的协调与合作。在此基础上,一方一般不随便更换合伙人。
3、 能够帮助培养高素质的专业人才。可以外包的范围很广泛,从简单的顾客服务,到远程推广;从最基本的信息处置到复杂的财务、金融、保险剖析;从简单的电脑平时维护,到高档的软件开发、新品设计,涉及的环节是愈加复杂,在价值链上的地方也愈加高。在这个过程中,外包可以帮助中国培养一整套专业人才体系,以服务于中国的国民经济进步。
通过与印度的比较剖析,中国在进步外包发面,可以说机会与挑战并存。第一应当明确的是,外包是个非常大的市场,据有关人士预测,外包的全球市场容量在1万亿USD左右。同时浅涉的范围及其广泛,涉及价值链的上上下下。所以在吸收外包方面,中国、印度和其他几个外包承接国有非常大的共存、双赢的空间。
具体而言,中国在外包方面主要的挑战在于:
1. 中国缺少很多以英语为母语的专业人才。外包对于语言的需要非常高。以印度为例,英国的殖民虽然给印度人民带来不少苦难,但却给印度留下了英语。目前,印度的大学每年可以向社会输送二百万说英语的毕业生。既便这样,大学毕业生要进入印度的服务外包行业,还要经过激烈的角逐。在印度的呼叫中心,挑选出的佼佼者一般仅需经过几十个小时的语音中和(accent neutralization)培训,就能消除印度口音,使美国顾客感觉不出和他对话的是一个外国人。而这对于中国人而言非常难做到。即便招到了如此的人才,恐怕以呼叫中心一般的工作待遇也非常难把人留住。
2. 中国的会计、法律、金融等体系和英美的不同。所以以后承接外包的时候,还涉及到职员专业常识的再学习。
3. 中国政府还未颁布相应的政策。印度在这方面给出了不少鼓励性政策。比如,IT业带动的外包服务业所得税全免;BPO公司进口的资本货物免关税。
4. 中国在BPO方面的经验几乎为零。伴随全球BPO市场的飞速进步和成熟,中国能否有效发挥后发优势还是个问号。
但,在面临挑战的同时,中国也有我们的巨大优势:
1. 中国政局稳定,经济持续飞速发展。投资环境好,是世界上吸收外资最多的国家之一。全球最大的500家跨国公司中近450家已在华投资,部分公司在华设立了区域总部。现在,外商投资设立的研发机构超越600家,高新技术产业和服务贸易范围正在成为外商投资的热门。
2. 拥有大量的专业和技术人才,人才储量相当大。
3. 低本钱。无论是在人力资源,还是在能源、基础设施方面,中国都享有较大的优势。
4. 拥有好的基础设施,尤其是在电信、交通范围。
总结:
外包是一个方兴未艾的产业,中国在这方面将会有非常大的潜力。但在全球化的今天,外包总是成为发达国家职位流失、工人失业的替罪羊。在2004年美国大选期间,外包问题第三成为争论的焦点。在中国大力进步外包业的前夕,中国也应该考虑一下怎么样应付发达国家潜在的指摘,还事实以本来面目,让外包成为促进中国经济进步的动力,而不要成为某些发达国家的话柄和挥舞大棒的借口